admin 发表于 2025-8-5 18:23:49

深圳叫停跑楼小孩送外卖:街道已约谈相关平台

近日,深圳华强北“小孩哥”“小孩姐”代送外卖的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这一看似平常的暑期实践,实则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外卖行业规范以及社会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图:互联网现象:暑期街头的新风景在深圳华强北,暑期的街头出现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一群年龄在8岁至14岁不等的未成年人,胸前挂着收款二维码,穿梭于各大写字楼之间,为外卖员提供“最后100米”的代送服务,每单收费1—2元。他们或是独自揽客,或是组成小分队分工合作,热情地询问外卖员是否需要代送。这些孩子参与代送外卖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赚取零花钱,实现自己的小目标,比如买手机、买魔方等;有的则是在家长的鼓励下,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例如,来自湖南的初三学生小河,暑假来深圳想赚点零花钱,经人介绍在赛格大厦代送外卖,送一单骑手给2元,他和接单的成年人对半分,一个星期就赚了三四百块。而家长们也普遍认为,比起让孩子在家玩手机,参与代送外卖能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挣钱不易,同时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时间观念。争议:多赢表象下的隐忧安全风险: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未成年人参与代送外卖,最令人担忧的便是安全问题。华强北的写字楼地形复杂,电梯等待时间长,孩子们在送餐过程中需要频繁穿梭于高楼和市场之间。他们有时会聚集在路边,看到外卖员的车就冲上前争抢代送单,这种行为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孩子们在送餐途中还可能面临其他意外风险,如摔倒受伤、被陌生人欺骗等。由于他们缺乏风险判断和应对能力,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无法有效保护自己。而且,即使外卖员留存了家长的电话,但这并不能成为保障孩子安全的“免责协议”,一旦发生意外,责任界定和赔偿问题都将陷入困境。法律困境:变相雇佣童工的争议从法律层面来看,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外卖员以支付报酬形式让未成年人代送餐,属于从事营利性劳动,有可能构成变相雇佣童工,涉嫌违法。不过,在未成年人代送外卖的场景下,这种关系具有临时性、不稳定性,且未成年人属自愿代送外卖,自行定价,选择每单收取1—2元的费用,双方不具有人身依附性,故可能被认定为劳务对价/承揽报酬,构成合法的劳务关系或者承揽关系。但这种法律关系的认定并不明确,在司法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后续的责任界定和纠纷解决带来了困难。消费权益:配餐质量与服务的隐忧配餐从出餐到送达经多道转手流程,配送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的责任归属尚不明确。如果外卖在孩子送餐途中出现丢失、损坏或送错等情况,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此时责任又该如何划分?消费者可向外卖平台或商家索赔,平台/商家承担责任后,认为系外卖员配送中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可向外卖员追偿。而外卖员进行赔偿后,未成年人是否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视其与外卖员之间的关系而定。若被认定为劳务关系,未成年人在提供劳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外卖员承担侵权责任,外卖员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未成年人追偿;若被认定为承揽关系,未成年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的,由未成年人承担侵权责任,外卖员不承担责任,但外卖员对未成年人指示或者选任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源:行业痛点与教育观念的碰撞外卖行业高峰期服务能力不足华强北地区写字楼密集,地形复杂,高峰期乘电梯常常需要长时间排队,而且很多专业市场每层楼遍布“一米柜台”,行走其间如同走迷宫,外卖员很容易因为等电梯或找位置导致送餐超时。为了节省时间,避免超时罚款,外卖员选择将“最后100米”的送餐任务交给熟悉楼宇的孩子来完成。这反映出外卖行业在高峰期、特殊点位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行业自身进行反思和改进。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部分家长将孩子参与代送外卖视为一种锻炼,认为这能让孩子接触社会,提高能力。然而,他们可能忽视了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法律问题。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责任保护孩子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不能仅仅为了锻炼孩子而将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正确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规范、有益的实践活动。破局:多方合力共筑安全防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要认识到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性代送行为的潜在风险,不能盲目跟风或出于一时兴起让孩子参与。要为孩子选择安全、规范、有益的实践活动,如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兴趣班等。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配送员与平台:提升服务能力与规范配送流程配送员和平台要认识到,让孩子代送外卖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平台应优化配送算法,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和时间,提高配送效率,减少外卖员在高峰期的压力。同时,要加强对配送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配送流程,确保配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对于未成年人参与送餐的行为,平台要严格禁止,加强监管,一旦发现要严肃处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与引导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监管,对于外卖平台雇佣未成年人送餐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劳动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同时,要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开展针对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活动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学校、社区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适合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安全、有益的成长机会。深圳华强北小孩子送外卖事件,是一场安全与责任的小考。它让我们看到了未成年人保护、外卖行业规范以及社会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家长、配送员、平台和相关部门多方合力,才能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防线,让他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让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有序。我们期待,通过这次事件,能够引发社会的深刻反思,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北流网 原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圳叫停跑楼小孩送外卖:街道已约谈相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