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泰、柬多语种同期翻译,“国际范”十足;机器人送上获奖证书,科技感满满。11月5日,广西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发展大会暨创新大赛颁奖活动在南宁举行。 颁奖现场。主办方供图 这场智慧农业盛会在解锁“种田”新姿势的同时,广西智慧农业模型“出海”呼之欲出。 《智在菇房 慧在采摘》把东盟合作赛道冠军证书揽在手。项目负责人介绍,智慧食用菌方舱解决了食用菌栽培痛点,全周期精准掌握生长数据,不但节约人力、提高效率,占地面积小,更有机械手采摘,A菇率超95%。“当下技术输出是主流,我们是大集成模型‘出海’。”这位负责人表示,马来西亚已经预订了十几个方舱。 《国产化AI与鸿蒙技术下的“开鸿智棚”农业大棚系统》荣获专业赛道第一名。相对而言,传统物联网只是数据采集,鸿蒙技术基于数据作出智能判断。“这个系统打通了数据壁垒,让生产变得非常智能。”项目经理罗楚表示。 颁奖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智慧赋能农业,数字点亮乡村。当日,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士及院士专家、企业代表、获奖团队等约4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农业发展前沿趋势。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围绕加快发展农业低空技术作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景权聚焦智慧园艺领域,带来前沿理论分享;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张浩文分别从新质生产力培育、跨境害虫监测方面,为广西智慧农业发展建言献策,多位企业代表就人工智能驱动农业现代化分享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考。 近年来,广西通过顶层设计筑基、全链条生态构建、示范场景引领及赛事聚能,推动智慧农业在生产、装备、监管等环节落地见效。生产精准化,建成全国首个甘蔗智慧无人农场,土地利用率提升至95%,农药化肥减量超20%,创新“楼房养殖+AI”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装备智能化,依托农机管理平台和“滴滴农机”App,调度覆盖北斗终端6000多台,监控作业超1000万亩;监管精准化,建成覆盖5.4万个主体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激活乡村资源;数据集成化,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入选全国“互联网+”农业百佳案例,赋能全产业链;合作国际化,广西国控、扬翔集团、捷佳润科技等一批企业与越南在智能养猪、数字甘蔗种植等领域达成合作。 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的本次赛事吸引了239个作品参赛,分东盟合作赛道、专业赛道、学生赛道。 当天,一批项目成功签约,涉及中国—东盟跨境AI农业决策系统、智能菇房、创新渔业示范基地智能化养殖等多个领域。 报纸版面截图。 |